爱情,两情相悦,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爱情上升成为夫妻,那就是人类最亲密的人际关系。



幸福美满的夫妻,古诗词里的赞美颇多,《诗经》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西汉的外交家,北海牧羊的苏武,在他的诗《留别妻》里写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唐初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在他的诗《长安古意》里写道:“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大体意思是,如果能像比目鱼那样成双成对,死还有什么可怕的啊?如果能够像鸳鸯一样相爱相亲,就算是神仙我也不羡慕啊。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夫妻一方离世而去,哀思便留给了在世的一方。感人至深的悼亡诗词就出现了。


笔者选取了历代著名的悼亡诗、词各三首,全是有名的大家所著,都是悼念亡妻的,念之,感人至深,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按照诗词的先后顺序介绍吧:


一、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荥阳郡中牟县(今河南省中牟县)人,西晋时期文学家,早慧,有奇童之号。


才比子建,貌若潘安,说的这个潘安,就是潘岳。潘岳有着英俊的容貌和优雅的风度,是那时的美男子。他年轻时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为了引起潘岳的注意,纷纷把水果往潘岳的车里丢,把车都装满了。



潘岳的妻子杨容姬,是西晋书法家杨肇的女儿。潘岳十二岁时与她订婚,结婚之后,共同生活了二十六年。杨容姬卒于公元298年(晋惠帝元康八年)。潘岳夫妇感情很好,杨容姬逝世后,潘岳并未再娶,成为千古佳话,有“潘杨之好”的美誉。


杨容姬去世后,潘岳写了许多悼亡的诗赋,除《悼亡诗》三首之外,还有《哀永逝文》、《悼亡赋》等,表达了潘岳与妻子的深厚感情。在这些悼亡诗赋中,《悼亡诗》三首都堪称杰作,而在三首《悼亡诗》中,第一首传诵千古,尤为有名。是潘岳于杨容姬去世一年后写的:


《悼亡诗》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周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诗意:时光流逝,冬去春来,你去了碧落黄泉,层层的土壤将我们永远隔绝了。


我自己也很矛盾,到底走不走呢,想留在这里,可是你已经不在了,留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勉强遵从朝廷之命,转变念头,返回原来任职的地方。


看着我们共同居住过的房子,就想到了你。走进去就想起我们的种种经历。虽然在罗帐、屏风之间再也见不到你的身影了,可是墙上还是挂着你的笔墨遗迹。


婉媚依旧,余香未歇。恍惚间,感觉你还在我身边,直到看到你的遗物在墙上挂着,才想到你已经离开我了,心中怅然若失,还有点惊惧。


我们就像翰林鸟一样,现今我却形单影只,如同在河里一起成伴遨游的比目鱼一样,你中途的离开,让我再难以前行。


冬去春来,寒暑流易,你去世忽已逾周年。又是春风袭人之时,早晨檐下雨水点点滴滴,让人哀思。深沉的忧愁,让我难以入眠,何时方能消却?如同三春细雨,绵绵无休,盈积心头。要想使哀思衰减,只有效法庄周敲击瓦盆了。


笔者:以潘岳之才、貌 、职位,再娶易如反掌,却未娶,真是痴情大丈夫啊!杨容姬虽死无憾啊!



二、元稹是唐朝大诗人,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二十四岁的元稹迎娶了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韦丛,韦丛时年二十岁,她不仅贤惠端庄、通晓诗文,更重要的是韦丛虽然出身富贵,却不好富贵,不慕虚荣。韦丛从富贵人家来到这个清贫之家,无怨无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和体贴丈夫,对于生活的贫瘠淡然处之。两人百般恩爱,感情非常好。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韦丛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此时的三十一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后来元稹写了五首悼亡诗《离思》,笔者选其四: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意: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笔者:元稹的这首诗固然写的很好,但是其后的所作所为,为人所不齿,实在是有负韦丛。



三、陆游和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大多数人都耳闻能详了,我前面的文章里也有过介绍,就不多说了,直接上陆游的悼念诗吧:


《沈园》其二


梦断香销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诗意:你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里的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


我自身也快要化为会稽山一抔泥土,过来凭吊你的遗踪,还是泪落潸然。


笔者:自从二十岁与唐婉结婚,至八十五岁的老翁,唐婉始终在陆游的心里占据一席之地,梁启超评价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唐婉有知,也应含笑九泉了。



四、王弗(1039年—1065年),苏轼之妻,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十六岁即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作为进士之女的王弗聪明智慧,谦恭谨慎,知书达理。


一开始,王弗并没有向苏轼夸耀自己通晓诗书。每当苏轼读书的时候,王弗陪伴在旁边,终日不去。看到苏轼有遗忘的地方,她反倒给予提醒。好奇的苏轼就问她别的书里的问题,王弗都能答上来,让苏轼又惊又喜,从而刮目相看。在苏轼与访客交往的时候,王弗经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谈话,事后告诉苏轼,她对这个人性格品性的看法,结果无不言中,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


可惜天命无常,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王弗去世,年仅二十七岁,葬于苏轼家乡四川眉山的祖莹。



十年之后,熙宁八年(1075),苏轼担任密州(今山东省高密)知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苏轼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诗意: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忘。千里之遥的孤坟啊,我怎么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现在纵然相逢,你也认不出我了,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互相看着却默默无语,眼泪洒下千行。料想我每年想你悲伤的地方,就是那明月照耀下,长满矮松的山冈。


笔者:苏轼后娶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妾王朝云等。在这方面,也就是平常人啊。



五、贺铸(1052~1125),字方回,北宋词人,出身没落贵族。以其"若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得"贺梅子"的雅号。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贺铸夫人赵氏,勤劳贤惠,也是皇家宗室之女。赵氏下嫁于贺铸后,对他非常关心体贴,勤俭持家,夫妻伉俪情深,以苦为乐。然而不幸的是,在1100年赵氏却不幸病故,葬于苏州郊外。贺铸在同年北上汴京述职,再返苏州时,看到妻子的新坟,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鹧鸪天》。

《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诗意: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啊,你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现在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笔者:贺铸后来未再娶妻,痴情一片,赵氏九泉之下,也是最幸福的!



六、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清朝初年词人。


卢雨蝉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年方十八卢雨蝉为妻,卢雨蝉“生而婉娈,性本端庄”,并且卢雨蝉也精通诗书古诗歌赋,是当时有名的才女。结婚以后,小两口吟诗赋词,问答应和,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的美满生活激发纳兰性德的创作灵感。但是仅过了三年,卢雨蝉因产后受寒而去世。


纳兰性德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卢雨蝉的去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纳兰性德一生写五十多篇追悼卢雨蝉的诗词,抒发对她的思念之情。


后来纳兰性德娶妻官氏,纳妾颜氏,后纳沈宛,江南才女。


《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

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

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诗意:无声的流泪,只是痛悔从前没有珍视你,对你太薄情。想凭藉丹青来重新和你相会,泪眼模糊、心碎肠断,不能把你的容貌画成。


离别时的话语还分明在耳,比翼齐飞的好梦半夜里被无端惊醒。你已早早醒来,我却还在梦中。哭尽深更苦雨风铃声声到天明。


笔者:纳兰性德青年丧妻,再娶也是正常。他对卢雨蝉用情太深,不能自拔,以至早亡。也无愧于痴情大丈夫之谓,卢雨蝉也应含笑于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