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十六大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元宵节、龙抬头、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腊八节、冬至节、祭灶节、除夕。寒食节是中国十六大传统节日之一,曾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其经历了由无到有、由盛转衰的过程,是传统节日中随民俗变化融合消失的典型。在多元文化的今天,重温寒食节的历史、发展与衰落,对现实的传统节日文化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一般设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所以又称为“百五节 ”或“一百五 ”,其重要习俗为禁火、冷食,故又称为禁烟节、冷食节。寒食节是一个节日内涵很丰富的节日,主要的习俗有禁火,冷食(冷食种类繁多,较早的有饧、粥等),祭祖,斗鸡子、蹴鞠、秋千之戏等。除了禁火和冷食外,其它习俗大都是在文化变迁中整合而来的。



寒食节是古代的重大节日之一,《岁广时记》称“冬、正、寒食为三大节”,其形成可以追溯至周,据史料考,寒食节的最早起源应该和周代的祭祀大火星的仪式有关。目前,对于寒食节的起源,在史学家和民俗学家的研究中主要有三种学说:周代禁火说、古代改火说和纪念介子推说。前两种说法主要是史学家基于史料研究提出,后者则主要由民俗学者基于民间感性的理解。


(二)寒食节的发展与融合


在当今民间对于传统节日教育缺失,又因为上巳节、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近,许多人认为这三者是同样的节日,这其实是很大的谬误。最初,唐朝以前,上巳、寒食都作为独立的节日发展,清明则是一个标志时序的节气,用于指导农事。唐宋时期,清明逐渐由节气转变为节日,三个节日娱乐性增强,活动事项增多,逐渐融合为一个节日。《通典》卷五十二记 载:“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也就是说,寒食节是用来于纪念先贤,表达哀思的节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扫墓。



由于官方的支持,寒食节也有假期,这促进了寒食节在唐朝时期达到盛极。《唐会要》卷八十二记载: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因此寒食扫墓的活动蔚然成风。但是,寒食是禁火的,在禁烟的寒食节上坟祭祖, 无法焚烧纸钱,不少人担心“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王建《寒食行》)于是,民众越来越倾向于在可以用火且与寒食时间相近的清明上坟祭祖,焚烧纸钱,清明便与寒食有了最初的交融。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寒食节习俗逐渐过渡给清明节,也渐渐走向衰退。到清代,寒食已经完全融入了清明。潘荣陛在 《帝京岁时纪胜》中道:“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 ”。类似的,上巳节的踏青游玩也融入到了清明节中。如今,我们在清明节扫墓、踏青等,也算是集了上巳、寒食、清明节气的文化之大成。


(三)寒食节的民俗活动


在唐朝时,寒食节在活动非常丰富,上有官方规定举国放假、宴请群臣,民间有多种祭扫、饮食、娱乐活动。禁火是第一位的,是寒食节的首要标志,这在唐诗中得到非 常形象的表现。如郭郧《寒食日寄李补阙》的“万井闾阎皆禁火”,元稹《连昌宫词》的“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等等。 唐代寒食节禁火非常之严,官府甚至派人到百姓家挨门挨户检查禁火寒食的执行情况,若有违者则处以罚款或杖刑。这样的禁火仪式下,随之而来的是多种冷食,多为“饧”、“粥”等,民间也有蒸“寒燕”的习俗,用以装饰和赠送。寒食禁火后,唐代的皇帝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将新取得的火种赐给近侍大臣以示恩宠,如韩翃的《寒食日即事》其诗曰: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另有许多唐史记载的寒食宴群臣的盛况。



在民间,祭扫和娱乐的活动非常盛行。祭祖扫墓古已有之,但将扫墓定在寒食节是唐朝时所为,《通典》卷五十二记载,唐开元年间诏:“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新唐书》云:“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后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寒食节祭扫之风盛行,从官宦到民间,有家家祭扫的场景。这一点在唐诗中有诸多体现,如张籍《北邙行》云:“寒食家家送纸钱,鸱鸢作窠衔上树。”寒食节期间,柳树发芽吐绿,生机盎然。插柳也逐渐演变成寒食节民俗之一,《岁时广记》云:唐末五代时“江淮间寒食家家折柳插门‘’。


寒食期间正值春季,人们在悼念逝者时也注重娱乐自己,于是寒食踏青渐渐成俗。在郊游踏青中人们或荡秋千、或打马球、或蹴鞠、或斗鸡、放风筝、拔河等,是亲近自然的一场狂欢,也表现出人们珍视现实生活,拥抱自然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