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明文化传承与殡葬行业发展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加入到城市建设发展的行业当中。虽然清明节已被定为国定假期,但随着工作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每逢清明节,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以及环卫工人、消防官兵、公安人员、医护人员等特殊岗位从业人员,无法返乡祭祖,成了这个传统节日当中的“被遗忘者”。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传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薪火相传”原本是传统清明的内容之一。古人的慎终追远,不忘先人,是为了增强凝聚力,以祭祀的方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最终实现国家统一和宗族团结。如何对待清明节的“被遗忘者”,组织他们一起进行共度清明至关重要。


一、传统文化现状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在的活力。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确乎不怎么客气,“十年浩劫”曾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元气大伤。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而这场变革自有其历史延续性。应该说,自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强行敲开中国大门后,古老的中国就一直在经历着包涵了血与火的社会变革。其间,有翻天覆地的社会制度变革,有反抗民族压迫的的战争史诗,还有看似平静,实则蕴涵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运动。


在这近一百七十年间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力量的作用下,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痛苦的洗礼。这中间,无数仁人志士、学贯中西的学者都一遍又一遍地痛苦反思、自省、叩问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自救和发展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两个世纪中接连不断的社会变革中究竟体现出了多少生命力呢?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90后炫富一族、大学生硫酸虐熊、大学生为情自杀、干部子女拒不赡养老人等种种社会问题,原因是因为现代人的好高骛远、进取意识淡漠、缺乏合作意识、漠视生命,归根结底是传统文化缺失造成的。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十分微弱。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呼唤民主与科学的中国发展无大益处。回顾历史,遍览周遭,我们的传统文化屡遭尴尬。《围城》里有段描述很精彩:学文的不如学理的,学哲学的不如学外语。钱钟书先生描写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状况,然而这一可叹事实直至今日仍在国内有其市场。近日某大学设立国学学科。这本是件好事,但马上有人提出,设立如此科目在今天有多少实际意义呢?京剧进小学固然可喜,但只有区区200年左右历史的京剧,是不堪承载弘扬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之重任的。


我们是否已经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难道仅要靠几句口号和少数专家学者来继承?这其实已经涉及到“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诚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离不开高科技和跨国公司,但是更离不开自己本土上已经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果将高科技比作立国之骨,市场经济比作立国之肉,那么民族文化将是立国之气。


二、千年不绝的清明节自周代传承了2500多年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踏青节、扫墓节、聪明节都是清明节的别称。清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它沉淀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始终是以国家统一和宗族团结为其目的。可以说,千百年来的每一个清明节,都寄托着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活着的人记住我们来自相同的祖先,我们的血管里流着相同的血。在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要保持传统特质,防止在“一体化”中丧失“自我”。过好民族节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民族一旦丧失这个民族的特质是非常可怕的。一个城市在现代化中丧失“特色文化”也是非常可怕的。然而,在大批大破几十年之后,丰富多彩的清明还剩下什么呢?少了虔诚之心和敬仰之心的敬祖与少了从容与礼制的祭祀能够承载中华民族“和谐为美”的情操世代吗?我们费尽周折赶到先人墓前,就只是为了短短几分钟再一次的“三鞠躬、转一圈”吗? 


值得高兴的是,清明节即使在经历了“十年劫难”之后,又重新成为国定的传统节日,说明清明节必定有其值得保护的精华之所在。国家将清明、中秋等这类民间节日法定,既是尊重民意的体现,发扬优秀传统的体现,也是从传统中挖掘建国资源。是对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诠释。


三、复兴清明文化乃殡葬业职责所在一般都认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养生送死操心的民族”,“丧”、“殡”、“葬”、“祭”的活动蕴含着诸多血缘、文化、道德、宗教的意义追求在内。</p><p>那么,现代中国要不要及如何恢复一些合理的丧葬礼仪? 中国祭祀礼仪中的宗教精神是否具有现代的意义与价值? 换言之,祭祀与怀念作为清明节的主要关键词,我们是淡化中国传统的清明节还是应该强化这个节日? 殡葬行业作为现代殡葬活动当中“丧”、“殡”、“葬”、“祭”的主要媒介,不可避免的与清明节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殡葬工作者认真地思考中国清明节的内在的宗教精神和传统,并予以科学与合理的复兴和引导。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父母就是“宗教”,“孝”就是基本的宗教表达方式。清明节让人们明白自己的祖宗是谁,从何而来。忘记祖宗是一种不如犬马的无耻。子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让列祖列宗的恩德世代相传;让敬祖尽孝之心世代相传;让“和谐为美”的情操世代相传,为清明节朝宗颂祖的真谛所在。


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也指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看见自己的祖先、自己、自己的子孙的血脉在流动,就有生命之流永恒不息之感。他一想到自己就是这生命之流中的一环,他就不再是孤独的,而是有家的,他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在扩展,生命的意义在扩展,扩展成为整个宇宙。而墓葬、宗庙、祠堂和祭祀,就是肯定并强化这种生命意义的庄严场合,这使得中国人把生物复制式的延续和文化传承式的延续合二为一。”


殡葬行业是为人生终点服务的,实质上是高贵而神圣的。传统殡葬偏重于做减法——遗体处理和保存,事实上,做加法——人生价值、先人智慧才是最值得好好保存的。“殡葬业需要在文化内涵增长上下工夫,开辟新的殡葬文化天地,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大家首先要解决的是保存什么的问题——是成分一样的骨灰,还是各具特色的文化?”殡葬专家如是说。所以说,清明大如年,今天的中国不是要“淡化清明”,而是要“强化清明”;不是“取消清明”,而是在清明节已成为国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清明节的内涵。从殡葬行业的社会职责来看,殡葬行业应该大力营造“清明文化”。


四、复兴清明的现实问题

(一)是传承还是复原?

从生死哲学的角度来看殡葬业,其实质即是要让生者与逝者都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沟通与互动的状态,生者和逝者也能与社会、宇宙保持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从语意学来看,“和”主要包含“和睦、和气”的意思;“谐”则指“相容、相合”的意思。所以,“和谐”者,主要是指协调、顺畅、有序的关系,但是,中国的殡葬业从整体上看显然还没有实现这种目标。


一方面,许多行政管理部门视一切祭祀活动皆是封建迷信,必欲去之而后快;另一方面则又是许许多多完全不符合传统祭祀精神的祭祀形式大量出现,没人去管,也不知道如何去管。比如,有些人在出殡时请脱衣舞小姐来跳裸体舞,丧事大操大办,收取钱物“发死人财”;祭奠先人时,从烧草纸的冥钱到烧人民币形状的冥钱,到烧存折、别墅、轿车、小姐(皆为纸扎)、二奶、伟哥,等等。这就完全背离了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精神,不是“民德归厚”,而是“民德降低”了。


中国历史上“厚葬久丧”的风气,是我们今天绝对不能提倡的,有缺点不是不可以批评,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一贯的主张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也不是不能变,我们一直强调立足时代,推陈出新。只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应当非常慎重,应秉持一种庄严与神圣的感觉,一定要认识到,人类的殡与葬的活动,确实可以达到“民德归厚”的目的。致力于挖掘祭祀活动中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精神品格,可以此丰富我们的时代精神,突显民族个性。


实际上,彻底否定传统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庞朴认为:“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既然不能像包袱一样一丢了之,就不如好好地对待它,改造它,变化它,更新它,注入新的精神与血液,让它焕发神采,激发它的活力。


那么首先我们要确定对于清明传统,是进行“复原”还是进行“传承”。复原是彻底的拿来主义,而传承是“批判着接受”。先人们的清明,尽管有无知带来的愚昧,有重礼导致的繁琐,但其核心,却从未偏离“慎终追远”、“孝为德本”等精神主题。那些打着“创意”、“文化”的旗号对清明节进行工具化的开发,除了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业的利用之外,不能给人真正的启示与教益。一个不尊古人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一个不尊文化的行业也不可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在全球化背景下,不着力爱护、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也有被他国“抢走”的可能。文化是灿烂的,也是脆弱的,它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培育。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严峻挑战,但致命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那些所谓的文明传承者的随意亵渎与践踏。


当年梁启超曾说:“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这就需要殡葬工作者立足传统精粹,引入现代文明,策划出既体现历史传承,又符合现代精神的“新清明文化”。


(二)现代清明的“被遗忘者”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千古绝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何“行人”会“欲断魂”?为何他们皆迫切地要寻酒浇愁?因为行旅之人离家尚远,在清明节是赶不回去了,既思念在家的亲人,亦为无法亲临墓地祭奠去世亲人的在天之灵而内疚,怎能不泪雨纷纷、魂牵梦萦?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加入到城市建设发展的行业当中。虽然清明节已被定为国定假期,但随着工作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每逢清明节,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以及环卫工人、消防官兵、公安人员、医护人员等特殊岗位从业人员,无法返乡祭祖,成了这个传统节日当中的“被遗忘者”。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传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薪火相传”原本是传统清明的内容之一。古人的慎终追远,不忘先人,是为了增强凝聚力,以祭祀的方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最终实现国家统一和宗族团结。如何对待清明节的“被遗忘者”,组织他们一起进行共度清明至关重要。


五、关于清明节开展“公祭”活动的一些设想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的意义。武汉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长期以来为宏扬传统文化、传承清明精髓不断进行着各种尝试。2010年清明节,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拟开展“他乡天空 一样清明”远方遥祭朝祖大典仪式。笔者针对清明文化传承之特色,以此次朝祖大典为例进行浅述。


(一)传统祭祀文化的传承具体形式:活动主体中祭祀礼仪采用周制祭仪,设臵典仪官、主祭官、从祭官、执事、乐舞生等传统祭仪角色,头戴玄冠、手持笏板,完成“启户”、“迎神”、“初献”、“饮福受胙”等仪式流程。泱泱中华五千年,一直为国民感之自豪的“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正是渊源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延续、积淀而成的以“礼”为特征的和谐文化的传承。一部中国文明史始终贯穿着“礼”的教化及由此形成的丰厚的礼仪文化,“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体系。


在我国,以“礼”治国的时代可上溯到西周,在周代,礼仪习俗发展得颇为繁杂,渐成法定制度,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儒家文化,是古代中国“礼”制建设的集大成者。这些儒教古礼,虽不乏封建伦理思想,但皆在明社会之序。它们综合了民俗、宗教、伦理、艺术和美学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其目的,都在促使人心向善,敦厚庄敬,相互和睦。这对于陶冶人心、改善人际关系,稳定、和谐与发展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丧礼”则慎终追远,明死生之义;“祭礼”使民诚信忠敬,其中祭天为报本返始,祭祖为追养继孝,祭百神为崇德报功,“礼”在道德修养、导民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显示了“礼”是标明社会秩序、规范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


(二)向新清明文化的转化具体形式:除高香保留,改“叩拜上香”为“向祭台叩拜、插清明柳”;改“牺牲”为“敬献水果”;改“放生许愿”为“莲花漂流”;改“明火烛”为“电子平安烛”;“周制仪装”与“现代仪装”相结合;“清明来由——介子推的故事”曲艺表演。


中华传统习俗是长年封建社会中形成的, 当代社会习俗的主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配下的公众行为方式,而社会主义与封建主义是本质上不同的两个理论状态和不同社会形态。清明节属于传统习俗的范围,但是其中不乏有涉及到人类共同的共通的道德准则。清明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可能“真空”,除了深打着阶级烙印的糟粕之外,我们要将清明文化中具有“普世”性的内容加以传承。总而言之就是重人事而轻鬼神,将传统祭仪当中的“敬鬼神”转化为“敬天地”,将“占卜”转化为“祈愿”,将“牺牲”等环节去除,将传统文化中“清明插柳 ”习俗增加到礼仪环节中。改变清明祭祖无序、无章的状态,才可能扫除残存的陋习


(三)同宗同源,清明精神的发扬具体形式:联合媒体征集“新武汉”的清明心语;邀请34省代表共同参与远方遥祭朝祖大典,参与归根颂祖环节;武汉是一个外来人口特别多的城市,据不完全统计在武汉的流动人口有600万,这些“新武汉”平时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为武汉的城市建设付出努力与心血。作为城市的主体,他们同样有着过清明的权利。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本身具有“薪火相传”、“同宗同源”的涵义,新时代的清明节,不能存在“被遗忘者”,让“新武汉”共渡清明,一个都不能少。“他乡天空 一样清明”旨在传承文化,继承传统,让“新老武汉”有一个共同追根颂祖的空间,使清明成为真正的清明、和谐的清明、共同的清明,为创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融合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