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为送寒衣节,亦称冥*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



为免先人们在*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十月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民间祭祀习俗


烧寒衣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纸及冥*、香箔备用。五*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纸、冥*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还烧用五*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时*苦*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烧寒衣是个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凡送给死者的衣物、冥*等物,必须焚烧得干干净净,唯有如此,这些阳世的废纸才能转化为*曹地府的绫罗绸缎、金银财宝。倘若有一个纸角没有烧尽,将前功尽弃,你所祭奠的亡人将得不到半分好处。



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渐渐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有的地方,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已逐渐淡化,许多人只是到坟前默哀或献上一束鲜花。



其实不管是通过何种形式,这一系列的祭祀活动都是缅怀祖先,祈求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平安的表现。



其他有儿女们守孝的,需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一日换穿常服。而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在民间,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民谣曰:“十月一,穿齐毕。”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棉裤棉帽棉鞋拿出来,让儿女、丈夫穿上换季。如果此时天气暖和,不宜穿棉衣的话,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除送寒衣外,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安装火炉、*筒,并且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天寒地冻时顺利取暖,也借以告慰亡灵,家中“薪火正传、代代不断”。


有的地区,十月一日妇女忌出行;有的则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道教宫观一般会在这一天举行摄招安灵超度法会,超度过往孤魂。



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生者御寒加衣,念及逝者,会给其“送寒衣”,尽管有迷信,却寄托了生者怀念亲人的浓厚感情,是中华民族感恩先辈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祈求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平安的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逐渐淡化,人们,特别是城里人更愿意选择到坟前默哀或献上一束鲜花,以怀念逝去的亲人。这种方式文明、进步,值得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