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我国古老流传的传统节日之一,最早的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距今约两千多年的历史。


屈原在《远游》里写道: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意思就是:积集九重阳气进入帝宫,探访旬始星参观清都天庭。


在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代节日。



因为在远古时期便形成的《易经》中,“九”为阳数,阳数相重故曰“重阳”。所以一开始,“重阳”仅仅只是指代“重九”这一天。


九九归一,一元肇始,古人认为这一天万象更新,是非常吉祥的日子,所以屈原会在《远游》中有“集重阳入帝宫”这样的想法。


那我们已知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就可以推断关于“重阳”的记载起码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赵孟书屈原《远游》

从“重阳”到“重阳节”,中间经历了朝代的更迭。


据史料记载,“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法定节日”是在唐代。从春秋到唐朝,斗转星移之间,各朝各代、各地各方的文化不断地被历史的双手挤压、搓揉,终于呈现出现在杂糅着多种人文风情的“重阳节”风俗。


当我们说到“重阳节”的风俗,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登高、赏菊、插茱萸。


在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便记载道: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由此便可窥见,在唐朝时期,“重阳节”的节日风俗。



这里的茱萸是一种香草,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这个在《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里面也有记载:


“风土记曰:是月九日,采茱萸插头簪,避恶气而御初寒。”


关于登高风俗的由来,之前我们有讲到过古人的自然崇拜(戳这里回顾原文你知道吗?中秋节是由这个节日演变而来的),其中就包括了山岳崇拜,所以先民们会在这一天登高望远。还有一个原因便是,“重阳”处于深秋时期,秋高气爽,天高云淡,适合极目远眺。


赏菊,就不用多解释了(陶渊明也已经多次告诉我们了),这个时节菊花正是迎寒怒放的时候,而且菊花本身素雅、淡泊,符合国人自古温良的性格。



《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

除了以上这三个常见的“重阳节”风俗,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习俗,比如:敬老、吃女儿糕、放纸鸢等等。


首先讲讲“敬老”,“九九”在汉字同音“久久”,寓意长长久久,而且民间认为活到九十九也是一个非常幸运且长寿的事情。


之前我们讲过“秋分”是我国古代敬老文化的重要节点(戳这里回顾原文秋分习俗知多少之“候南极”),但因为近代人赋予了“九九重阳”以新的定义。


于是人们便把“重阳节”也叫作“敬老节,以表达对家中老人的敬爱,期盼长辈能够平安长寿,和家人长长久久地生活下去。



其次我们简单讲一下“女儿糕”。


之前在“妇女节”那一期有提到过,“重阳节”在古代是“女儿节”。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到娘家吃女儿糕,和父母团聚。


具体细节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可以戳本句回顾原文我国的妇女节古已有之,且一年有四次。



最后讲讲“放纸鸢”。


纸鸢:风筝。


在我们的印象中,风筝就应该出现在莺歌燕舞的春天里,和煦的春风裹挟着花香,缓缓地将纸鸢送到天上。


但其实,秋天也可以放风筝。


之前我在“清明”的那一篇文章中提到过(戳这里回顾原文清明节除了祭扫,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民俗活动),古人认为“放风筝”是“放放晦气”。看着晦气越来越远,直到变成小点看不见,心里便觉得晦气烟消云散了。


秋日的天空往往碧空如洗,再加上秋风习习地吹,便成为放风筝的绝佳好天气,所以人们会有在重阳放纸鸢的习俗。



当代社会,内卷一层一层又一层,压力好像一座的大山,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又好似一场梦魇,让人感到恐惧却又虚幻无形。


总想要挣脱困境,想要成功,想要特立独行,想要成为王小波书里那只不一样的猪。


你我都知,完完全全的挣脱其实是很难的,那就不妨先做一只秋天的风筝吧。


挣脱束缚的第一项,不是背道而驰,而是打破常规。


只要自己愿意,任何起风的日子,都可以“送我上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