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上元节的来历早在汉朝时期,道教中的五斗米道把天、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为什么又叫上元节?你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吗?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上元节的来历



早在汉朝时期,道教中的五斗米道把天、地、人尊为“三官”,又叫做“三元”,并将之与节候相配,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一般正月十五都被用作祭祀天帝祈福的日子。


到了南北朝的时期,三元都要举行相应的庆典,而上元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一天是年初,是天官赐福的日子,有祈求全年平安的意思。到了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弛,上元庆典却经久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


因此,元宵节就是上元节。


前者是民间节日,后来源自道教节日,合二为一。



上元节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猎杀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人们。


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吓得不知所措。只有一个老人家想了个办法:“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后就照做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总算出来一口恶气。人间得意保全。从此以后,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为什么又叫上元节?你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吗?


一直以来,元宵节与灯就是密不可分的。挂彩灯、看花灯都是元宵节最为重要的习俗。南朝梁简文帝就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在赋中详细地描绘了当时元宵节宫中和民间都是张灯结彩的盛景,油灯、漆灯、蜡烛、燃香,灯火恢宏。


关于元宵节张灯的由来众说纷纭。


有说是正月十五为“三官下降之日”,其中的天官好乐、地官好人、水官好灯,所以在这一天要纵乐放灯,人们要在晚上出来夜游观灯;有说这种习俗与佛教的“光明法王”有关,还把这一天的灯火叫做“法王轮”、“神灯佛火”;还有说这种习俗是汉武帝时通宵达旦祭祀天帝的遗风。


随着元宵节的张灯而衍生出来的另一个习俗是猜灯谜。据说张灯是为了纪念紫姑神。相传紫姑生前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小妾,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的夜里受到虐待死在厕中,死后就成了厕神,善于“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还非常喜欢猜谜,深受百姓喜爱。


元宵节为什么又叫上元节?你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吗?


除了张灯,元宵节还有在门上插刚发芽的杨枝,用食物、酒水祭祀门神,以此来祈祷家宅平安等风俗。




元宵节吃什么


我国很多传统节日都会有吃的讲究,比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至于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了。


早在南北朝时,人们在元宵节吃的是加了肉的豆粥;唐代则是吃一种做成茧状的面食,大概就是现在元宵的雏形。


元宵节为什么又叫上元节?你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吗?


到了宋朝,我们现在吃的带馅的元宵终于出现了。不过那时候的元宵一般都是糖馅。没错,宋人是妥妥的甜党。


从此之后,这种带馅儿的元宵就成了典型的元宵节食物,象征幸福团圆。这一习俗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文章的最后,阿族祝大家元宵快乐,合家欢聚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