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祭祀到民俗节日,中秋节的发展历程



传统节日并不是一成不变。夏商周三朝没有中秋节,不赏月,但搞祭祀活动,《礼记·祭义》所谓:“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



及至唐朝月神崇拜渐渐祛魅,赏月成为文人引领的一种风尚;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中秋还放假一日;等到明清,中秋上升为民俗大节,慢慢构建出今天过节的样子。




时间尚未停,习俗也在变化,只不过在商业社会,我们所有的节日都被过成了购物节。这或许值得担忧。不过回望历史,把中秋节过成双11、情人节,不只是你我才如此。



宋代人的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北宋东京,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纵酒度节;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这不是活脱脱双11的节奏吗?


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


贵富人家登台寻欢,但市井贫者也自有乐事。“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现在的凌晨3—5点),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




总之,宋代中秋夜是不眠之夜,有钱没钱各有各的玩法。以至于主管治安的官员取消例行的宵禁,夜市通宵营业,“闾里儿童,连宵嬉戏”,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走月是古代中秋节的另一个习俗,明清时期盛行。在江南苏杭地区,杭州西湖“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清代中秋节“走月亮”,妇女盛装出游,踏月访亲,或逗留尼庵,深夜不归。




“走月”是民间妇女的解禁日,在“结伴闲游”的背后隐含着祈求生殖的意义。据同治《江夏县志》记载:中秋夜江夏城中滋阳桥特别热闹,桥上的石龙首成为出行少妇争相抚摸的对象,祈求能得到媒神恩惠。




中秋有团圆之意,所谓“人月两圆”,但古代中秋节民间尤其重视夫妇的团圆。出嫁的妇女中秋要赶到娘家与父母团聚,当天又必须返回夫家,与夫君团圆。俗语云:“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



中秋吃月饼送月饼的习俗,大概始于明朝。宋代有类似月饼的东西,苏东坡曾诗赞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不过当时的节物重在尝新,如尝石榴、枣、栗、橘、葡萄等时新水果,饮新酒等,有“秋尝”的意味,还没有将月饼作为重要的节令食品。




如今我们也吃月饼、送月饼,但激情已不及以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条件变好了,市面上的月饼大多高糖、高脂肪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吃多了是真的腻)。



记忆中最深刻的反而是小时候吃过的麻饼,一口一股浓郁的芝麻香,现在的月饼花样儿虽多,但亲戚送、朋友送、公司送,吃的苦不堪言,有的甚至就是把好吃的挑了,不好吃的等到明年中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