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明节女性不能去祭祖?


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说法,我的老家也有,是说出嫁女人清明节不能跟大家一起拜坟,只能在家做饭或休息。我们的清明节叫挂清,就是用纸作帆,挂于坟头,这种事情是不允许出嫁女人参与的。其实,不只是清明节了,还有正月初一不拜坟,正月十四不能点灯上亮。因为我们正月初一需要拜坟祭祖的,正月十四需要带着纸烛为坟点灯上亮的。为什么会有这些说法,有人考究过没有,有没有什么依据?




追根溯源,清明节是因一个少有人知的寒食节而来。什么是寒食节?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帝王重耳的太子带着大臣介子推逃命,因为饥饿,介子推将自己的肉给太子吃而不求回报,重耳得知讯息,为纪念介子推与太子的同甘共苦而设立了寒食节。节日之时,禁烟火,吃冷食。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综合节日,包括斗鸡、秋千、祭扫、拜坟等活动,屡屡见于各个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明成了拜坟祭祖的代名词。而寒食节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气温上升期,春暖花开、万木复苏,猫冬一季的人们正好踏青郊游,享受春之乐趣。于是清明节又成了踏青节。踏青,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有钱无钱,踩踏青春绿色,呼吸新鲜空气,整个身心愉悦舒畅。而这期间,正是干支历法推算出来的二十四节气之清明时节,所以随着时间推移,清明节便成了寒食、踏青、清明等几个节日的融合。




由此看出,清明节的意义有两重:一重意义是拜坟祭祖,二重意义是踏青郊游。翻看历代清明记载,没有找到出嫁女人不能祭祖、不能踏青之说。这说明什么,是不是出嫁女人不能拜坟祭祖的说法,没有丝毫依据?若是因为什么缘故说了出嫁女人需禁忌,不允许出嫁女人参加,那还情有可原,但从古至今没有记载,只存在于民间相互言传,这算不算谣传?算不算迷信?有人说出嫁女人拜坟表示后家无人,不吉利;有人说女人有生理期,表示污秽不洁等。我认为都是站不住脚的观点,不值可信。拜坟祭祖,男女都可参加,出嫁女人拜坟祭祖,是对逝世亲人的缅怀、敬仰,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