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是去年7月份去世的,我至今想起来仍旧是悲痛不已,对整个丧葬流程都还记忆犹新。在我们老家,送完葬之后也是要回来摆宴吃饭,而且大家看起来还很高兴。其实这里面处处都是有讲究的。


我们老家的老人去世后需在家停灵三天,这三天包括老人走的那天和下葬的那天。爷爷是下午五点左右走的,我爸似乎根本顾不上悲伤,给爷爷穿寿衣、上报村委会,找人搭灵棚、布置灵堂、给家族里的人报丧……等到他忙完这些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二点钟了,然后就去了爷爷的棺椁旁边跪下了。因为作为儿子,他需要为自己的父亲守灵,在爷爷下葬之前,他和我的两个姑姑都要一直在



灵堂跪着。


而那时候,我和永强哥哥正在连夜从城里往家里赶。刚听闻爷爷噩耗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悲伤,可能是因为他卧病在床的时间已久,我的心里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可在回家的路上,眼瞅着离家越来越近,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一进村就听到了只有


丧事


上才吹奏的喇叭声,眼泪开始在我的眼眶里打转。一进灵堂,首先看到的是爷爷的遗照,然后我再也控制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泪直流,心痛得近乎窒息。旁边有主事的人跟我说:“你别憋着,大声地喊爷爷,哭出声音来,声音越大越好。”可是,我是真的发不出声来。直到殡仪馆来人拉爷爷的遗体去火化的时候,我张了半天嘴,终于大喊了一声爷爷,然后从地上爬起来,想再看他最后一眼。


可我却被我妈紧紧地拽住了。她说:“你别上前,别把眼泪滴到他的身上。”原来眼泪不能落在逝者的身上,否则会让逝者走得不安心。永强哥哥跟着殡仪馆的人一起去了火葬场,等他再回来,手里捧的是爷爷的骨灰。出生时三公斤,离去时仍三公斤,来时众人笑,去时众人哭。那天,也就是爷爷去世的第二天,主要是找人去给家里的亲戚朋友报丧。报丧是人去世之后的第一个仪式,就是把死者去世的消息通知给亲朋好友,让他们在老人下葬的那天前来参加葬礼。


喜事可以打电话通知,可丧事却必须要上门去报丧。找谁去报丧也是有讲究的。有的地方必须是逝者的儿子或是侄子去报丧,而我们那边却不能找自家人去报丧。家里有人去世后,会请村里很多人来帮忙,报丧的人就从帮忙的这些人里面选。亲戚朋友是在葬礼的那天前来吊唁,可家族里的人第二天就要过来跟着一起守灵或是帮忙。说是帮忙,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帮的,真有事的话,主事的就让村里那些过来帮忙的人做了,一般不会让自家人去做。他们有的会去灵堂陪我爸说一会话,大部分则都聚集在院子里说笑聊天,他们的笑让我感觉很刺眼,但我也能理解并且不得不接受,毕竟爷爷不是他们的至亲,他们是感觉不到悲痛的。



而从第二天就要开始宴请自家的亲人和前来帮忙的乡邻。会提前在家附近找一块比较宽敞的空地,在空地上搭一个棚子,吃饭就在棚子里面吃,里面会摆上十几张桌子。不过第二天的酒席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每桌只有八个菜,葬礼的那天才叫正式开席,每桌至少会有十四个菜。守灵的人,除了儿子,女儿、儿媳妇、孙子、孙女等都可以去棚里吃饭,我爸只能在灵堂吃,而在灵堂吃饭也是有讲究的。主事的人来叫我们去吃饭,姑姑和我还有我妈,都不愿去吃,于是主事的人就说我们可以直接在灵堂里吃,他叫人给我们送几个菜过来。很快有人给我们送来了四个菜,他让我去找了个盖垫,然后把盖垫放在地上,他把菜一一端到了盖垫上。其实我们都没太有胃口,但因为知道要保证体力,所以还是拿起了筷子,围着盖垫坐在了地上。姑姑说坐在地上吃饭不得劲,我想起来外面有一张小桌子,于是就把小桌子搬了进来,另外还拿了几把马扎,然后把菜放到了桌子上,我们围着桌子坐在马扎上。


刚吃了没几口就又有人来给我们送菜,他看到后大惊失色,说:“赶快把桌子搬走,你们只能在地上吃。”听了他的解释后我们才知道,逝者躺在地上,桌子比逝者高,在桌上吃饭对逝者不尊重,会对后代造成影响。人也不能坐在马扎或是凳子上,也是相同的道理。晚上家奠,也就是整个家族里的人集体吊唁,然后就各自散去,有几个小辈留下来守灵。当天晚上发生了一件让我们揪心的事,那就是下半夜竟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不论从哪方面来看,这都不是一件好事。首先就是会影响前来参加葬礼的亲戚朋友的出行,其次是爷爷的墓地在田里,田里都是水,将无法下葬。天气预报上一会显示雨七点停,一会显示八点停,直到九点才开始逐渐小了些,到了十点,雨彻底停了,太阳也出来了,天气瞬间燥热了起来,而葬礼也正式开始了。家族里的晚辈,必须是男子,都跪在灵棚的两侧,所有的亲戚朋友分批吊唁,不同的身份在跪拜上也有不同。所有亲戚朋友都吊唁完后就轮到了我们家里人,男子和女子分开,我爸带着我哥,姑姑带着我,又是另外单独跪拜。



吊唁结束后就是吃饭。大部分亲戚朋友吃完饭就直接走了,只有极少数人会留下来和逝者的家人一起给逝者送葬。吃完饭不会接着送葬,送葬的时辰是有讲究的,我们那边都是下午送。下午三点左右开始再次家奠,这也是送葬的开始。家奠完之后举行路祭,出嫁的女儿不能参加,我和姑姑只能送到门口,主事的人叮嘱我们不要哭出声来,我在一旁搀扶着姑姑,眼看着送葬的队伍越走越远,她一下瘫坐在了地上,而我也忍不住放声痛哭。从此再无相见……路祭之后是下葬。整个过程至今回忆起来仍忍不住泪流满面。逝者已逝,生者却只能活在回忆和痛苦之中,不知何时才能走出来。送完葬回来就是摆宴吃饭。大家的脸上都轻松了很多,平时各忙各的,很多都在外地工作,难得聚到一起,很快就嬉笑打闹起来。笑声传到我的耳朵里我觉得尤为刺耳,在我看来,这对逝者的至亲来说有些残忍,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吃饭的时候他们还推杯换盏的喝了起来,其中也包括我爸。他竟然还挨个桌子敬酒,脸上不见一点伤心的模样。我又是失望又是气愤,恨不得走上前去把他手里的酒杯夺下来摔到地上。难道爷爷的去世没有对他造成一点影响吗?难道他就一点都不伤心吗?我忍不住愤愤地跟我妈抱怨,我妈说:“你都三十多岁的人了,难道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吗?他们大老远地赶回来参加你爷爷的葬礼,你爸不得向他们表示感谢吗?还有那几个抬棺的,他们那么辛苦,又不收任何酬劳,你爸给他们敬酒不应该吗?他的笑是给别人看的,心里到底有多难过只有他自己知道。”是啊,我是如此愚蠢,愚蠢到连最基本的人情世故都不懂。



宴席结束后已临近傍晚,然后大家再一起去圆坟。以前是葬礼结束的第三天去圆坟,可现在因为很多人都在外地,还有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做,谁也无法在老家呆很长时间,所以现在都是葬礼的当天晚上就去圆坟。圆完坟后才算是彻底结束,该回家的回家,该返城的返城。以上就是我们老家的整个丧葬流程。很多人会比较好奇,包括我一开始也是有些想不明白,送完葬之后葬礼就已经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回来摆宴吃饭?出于礼节,表示答谢。并不是宴请所有人,在葬礼那天,到了送葬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那些前来帮忙的乡亲们的事了,所以他们吃完中午饭就各自回家了。前来吊唁的那些亲戚朋友吃完午饭基本上也都走了,只剩下极少数的人会跟着我们家里人一起去送葬。



宴请的是参加送葬的人和帮忙抬棺的人。这是出于一种礼节,别人来给我们帮忙,来捧人场,我们请他们吃饭是应该的。总不能那边葬礼刚结束,一点也不表示就把所有人赶走了。不仅要请他们吃饭,还要给他们敬酒、说一些感谢的话。那么多来帮忙的人,为什么只宴请最后帮忙抬棺的人呢?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老家那边,在白事上,来帮忙的乡里乡亲不用上礼,葬礼那天,早上和中午都会宴请他们来表示感谢。吃完午饭后他们就走了,等到晚上自然不可能再把他们叫过来。和送葬的时间有关系我们那边都是下午出殡,而且不能饿着肚子送葬,中午的宴席结束后一般已经是下午一点左右,然后所有人到齐后开始最后一次家奠,等家奠仪式结束后可能就要三点左右。然后再行路祭,路祭大约要一个小时,最后才是下葬。等下葬回来就四五点钟了,正好差不多是吃晚饭的时间。



用人之前请人吃饭,用完人之后当然也要请人吃饭,而且整个过程比较消耗体力,总不能让人饿着肚子回自己家吃晚饭,当然要再摆宴。为什么大家看起来好像还很高兴除了逝者的至亲之人,其余人并不会很悲伤。虽然他们和逝者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但逝者是生是死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对他们也造不成什么影响。如果说在葬礼没有结束之前,他们还尽量克制着,可葬礼结束后,他们就无须再克制了。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很多人可能都已经半年或是一年没见过面了,自然会比较高兴。对于逝者的亲人,特别是儿女来说,举办一场葬礼压力很大也很疲惫。葬礼结束后,他们心里紧绷的那根弦终于可以松下来了,心里虽然还有悲伤,但至少会轻松很多。而且和亲朋好友在一起聊天也可以冲淡一些内心的悲伤。老人寿终正寝或是在去世之前深受病痛的折磨,他虽然走了,但大家都认为他获得了解脱,所以并没有感觉很难过。举行葬礼的时候不得不严肃,可葬礼结束后就不用再那么严肃了,所以会看起来有些高兴。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