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一年清明时,扫墓就成为了我们中国人自古因袭至今的一大民间习俗。进而让后辈儿孙都能够不忘故世先辈,从中寄以一份深深的哀思,然而,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2022年清明节,注定要和往年有所不同,我们还需让“网上祭扫”成为2022清明追思的时尚新风。

  这些年来,每到清明节,都总会有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会死灰复燃,一些风水先生、巫婆神汉也开始重操旧业,装神弄鬼。以至于“清明祭扫”有时候还会出现吹鼓手、乐队、戏班,进行吹拉弹唱的不良社会风气。也许他们是“其情亦真、其意亦切”,但最终搞得却是一片乌烟瘴气。显然,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还不如让清明节尽早脱去那件滑稽的“外衣”,在继承与发展的前提下,搞好清明节的“网上祭扫”。

  当然,也会有人说,“清明祭扫”的方式和仪式作为一种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我们为什么要去寻求改变呢?显然,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因为,传统的祭祀方式与仪式固然值得尊重,但也应该与时俱进,一些与现代文明社会相格格不入的陈规陋习必须予以摒弃。从而赋予“清明节”新的时代内涵。如此这样,还能避免因为大放鞭炮或者焚香烧纸而引发的火灾、污染环境等情况的出现,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虽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但是,从周代前后开始,在距今大约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当中。清明节一直都处于一个不断整合和不断丰富的“活体状态”,代之以更多的、始终都是与时代对接的“清新”。比如,在唐宋以后的清明节甚至还出现了“户外野餐暨相亲大会”。显然,时移世易,万事都不是一成不变,戒除陋习旧俗,树立祭祀新风,恰逢其时。

  尤其是,2022年的清明节,伴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进程,令我们所有国人都更多了一层对生命得体味与敬畏。虽然,当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零星散发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传播风险却依然存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进行“网上祭扫”才是一种选择。

  总之,“慎终追远、尊先敬祖,心祭胜于形祭。”清明节,我们要凭吊的,是一份浓稠的相思,要表达的,是一份深深的怀念。只要心灵足够虔诚,祭祀形式并不重要。为此,作为一种全新的正确可行方式,“网上祭扫”应当成为清明追思的时尚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