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背后的意义,你知道吗?


刚刚度过了清明节,你们有好奇过清明节设立的初衷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个文化传统节日。


人的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亲人的离世,相应地,人们会感到悲痛悲伤,这是身体及心理上的强烈痛苦感受。


 


面对亲人的离去,人们的情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有其特定的反应。


其一是回避。


在听到不幸的消息时,大多数人会感到震惊,觉得难以置信,这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至几周。


在人们开始悲痛的第一步,即非常痛苦地意识到亲人已去时,麻木感可以起到情绪麻醉的作用。


其二是面对。


当人们认识到亲人确确实实已离去的现实时,是最为悲痛的。人们会经历情绪反应的起伏跌宕,包括悲伤、反抗、愤怒、无助、放弃等。


一般来说,我们对去世的亲人会有很多“假如”的幻想:强迫性地回顾死亡的环境,想象假如我做点什么,就能打破那个偶然却恰恰夺走亲人性命的瞬间。这种自责性的假如很折磨人,渴望对死者说点什么或做点什么,遗憾的是斯人已逝,望空兴叹。


此外,被悲痛击垮的人可能会心不在焉、无法集中注意力、满脑子想的都是逝者,他们可能会失眠、没有胃口。有些人甚至会出现自毁行为,比如服药或高速驾驶。这些反应大多数都是抑郁的症状。


其三是恢复。


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接受亲人离去的现实,会逐渐适应亲人离去后的生活,重新确定新的生活方式。


 


对于重要的亲人的丧失,不同的民族与文化有着不同的固定的祭祀仪式,清明节的祭祀过程可以看成是对亲人亡故的心理疗愈,它对人们疗愈心理伤痛有着重要的心理学意义。


清明节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四个问题:


第一是承认亲人亡故的现实。


清明节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对亲人亡故现实的否认,全面而公开地接受这一现实。清明节家人们团聚在一起,互相倾诉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从而在双方身上得到心理支持,让人们认识到即使亲人离去,自己依旧并不孤独,意识到有亲人和自己有着类似的悲伤,从而对丧失与死亡的逐渐理解和修通。


第二是解决情绪混乱与逝者无法重逢所带来的痛苦,帮助哀者接受亲人已去的现实。


清明祭祀是有规律的看望,扫墓、祭酒、祭鲜花等操作仪式很具体,完成仪式时也是在和自己对话,整理心里自责性的“假如”,象征性的实现未了心愿,原谅自己并接受事实——决定斯人已逝的是远比我们强大的综合力量,不再幼稚地夸大我们自己的作用,也就不再自责(自我攻击,严重的可导致抑郁)。


第三是适应亲人亡故后的环境,接受亲人亡故的现实。


父母中有一人去世可能会促使人们去解决重要的发展问题,获得更为强大的自我感,对死亡有了更为紧迫和现实的意识,对在世的亲人有更多的责任感。


悲痛中的强烈情绪可能会让兄弟姐妹们走得更近,或者也可能因为在父母弥留之际产生的分歧而日渐疏远。


认识到死亡的终结性,人们会对生命形成更为成熟的看法,更加珍视人际关系的价值。


第四是减弱与亡故亲人的联系。


祭祀仪式是重复地帮助人们完成心理分离,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也会赋予人们一种能力,对无力回天的丧失趋于情感平和,以哀伤面对丧失,从与故人的联系中解放自己,重新安排社会网络,与现实建立情感连接和依恋,重新使生活变得有趣。


只有完成心理分离,才能留出空间爱自己、爱生活。亲人只留在记忆中,不再依恋,好好活下去乃是对亲人最好的怀念。


 


清明节追忆亲友的风俗,从社会的意义上来说还具有协调人们的情感、鼓励人们通过集体的方式处理情绪的作用。


在这种集体的怀念中,人们对已逝亲友的追忆有了一年一度的纪念日,可以用符合传统的方式来适当的协调自己的情感,可以通过亲人一同扫墓,或者品一壶香茗谈故人的方式,在社会化的情境中表达情感,寄托追念,这对于人的合群性,都是一种很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