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会回老家祭祀,祭祖,对于祭祀,古代先人是如何做的呢?



一,祭祀就是对祖先行礼,祭拜。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组成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观则记载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解释。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祀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祭献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旧俗备供品向神灵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现代人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理念的进步,已经没有了古人那样的繁文缛节,而是简单的进行烧纸、供奉、祈祷或祷告,以及献食、怀念等仪式。但由于简单,就造成了有利有弊的局面,有利的是简单了,便于操作了,弊端是因为简单,而导致祭拜变得失去了庄重和严肃,使得祭拜者的灵魂与先人的灵魂不能有效且进行沉浸式的沟通。或许在祭拜方面,我们还真的学学古人。


原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祭祀先祖时,先祖就像真的在面前一样;祭祀神时,神就像真的在面前一样。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就像不曾祭祀一样。如果心不诚,还不如不祭祀。



孔子认为祭祖主于孝,祭神主于敬,两者都出于至诚怛恻之意,不能有半点不诚。孔子对待鬼神,虽说是敬而远之的态度,平时也怎么不讨论有没有鬼神,但到祭祀时,必诚必敬,就像真有鬼神在他面前一样,以此看见他对上天和祖先的诚敬之意。孔子能树立这种不信则不敬,近信则惑的鬼神观,在当时科学水平不发达,人类认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是相当不容易的。就算放在现在,相比于一些无知无畏者或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求神拜佛者,也要胜过很多倍,依然具有很强的时代借鉴意义。


吾不与祭,如不祭。不与祭而让人代祭(找人代替自己祭祀),终失祭祀之诚。所以即使祭祀了,而诚不在,就像没有祭一样。说明了祭以诚为实,以礼为虚。


现在,清明、重阳等节日祭祖是一种很重要的祭祀活动,但有时因为人在远方,不能回来,于是出现了一种代祭风潮,其实从孔子这句话可以看出,这种做法完全没有必要。在孔子看来,找人代祭,不如不祭。那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呢?建议是遥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设祭台,亲身参祭,相信诚意一定胜过代祭。


总之,祭祀最主要的就是心诚,面对祖先的灵魂,不自欺。这样在祭祀以后,回到生活中后,你也可以不欺人。


二,祭祀对象


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神灵的产生是有其发展过程的。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们思维简单,富于幻想,对于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惧。天上的风云变幻、日月运行,地上的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视为有神灵主宰,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这些神灵既哺育了人类成长,又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人类感激这些神灵,同时也对它们产生了畏惧,因而对这众多的神灵顶礼膜拜,求其降福免灾。


造化之良能曰神,造化之隐迹曰鬼。封禅,指的是祭天祭地,君主向天地回报自己的工作,在华夏文化中,只有英明有为的一代雄主,开天下太平,才有资格泰山封禅。



而平时我们提到的祭祀的对象则是,自然神和祖先神。现代人更多的只是祭祀祖先或已经离去的亲人、长辈。


其他宗教里的天界神灵主要有天神、日神、月神、星神、雷神、雨神和风云诸神。地界神灵主要有社神、山神、水神、石神、火神及动植物诸神,它们源于大地,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人界神灵种类繁多,主要有祖先神、圣贤神,行业神、起居器物神等等,它们直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享受了最多的祭品。


三,祭祀场所


祭祀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地


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祭祀场所。古人认为,最重要的祭祀,祭祀场所反而最质朴,往往不用封土作坛,只把一块平地扫除干净即可祭祀,古人称之为“墠”。《礼记·礼器》称:“至敬不坛,扫地而祭。”《礼记·祭法》说:“除地为墠”。


2,祭坛


《礼记·祭法》注:“封土为坛”,即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因祭祀对象不同,坛有不同的形状。祭天用圆坛,古称“圆丘”;祭地用方坛,古称“方丘”。坛的高度和宽度因时间、地点、等级而不相同。坛和墠通常位于城郊,偶尔也有设于山上的。秦汉封禅礼,就是在泰山顶封土为坛以祭天,叫“封”;又在梁父山扫地为墠以祭地,叫“禅”;合称为“封禅”。


3,平坑


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平坑作祭坛,古人称“坎”。《礼记·祭法》说:“掘地为坎”。《礼记·祭义》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坛与坎是相对的,坛高起为阳,坎下陷为阴。


4,宫庙


在坛或墠的基础上又筑墙盖屋,即成为宫;宫中陈列上祭祀对象以后,就成为“庙”。宫庙最初只是为人神而建造的,后来许多神灵有了庙,如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观音菩萨庙等等。但社坛上不得盖房,否则被视为“丧国之社”。



5,坟墓


在坟场墓地祭祀神灵是较原始朴素的方法,也是至今一直在沿用的最流行最普遍的祭祀方式,它多用于祭祀祖先神。古人认为,到坟墓祭祀离祖先最近,祖先神听得最清楚。《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出外游说时,“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返其国不哭,展墓而入”。


当然,要全面认识祭祀文化,还必须了解祭祀的仪式和礼制,了解古代祀典和民间习俗,以及古代先人们的心理动机。



四,祭祀时间(以下皆为农历时间)


清明节:四月初五,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因与寒食节相邻也就成为了扫墓祭祀先人的节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是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


鬼节:七月十五,中国传统称中元节,民俗中称鬼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会。


十月初一:称之为寒衣节。据说起自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所谓“十月一日送寒衣,哭倒长城千万里,抱骨回乡。”


十一月十六:此日祭供有请求佛主超度亡灵的意思。


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送灶神、祭祀迎春之日。


同时,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祭供,尤其是初一和十五,以消罪生福。另可按逝者卒日进行祭祀,比如死者的周年祭。



清明节祭祀——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另外两个鬼节是七月十五、十月初一)。“鬼节”即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全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一直传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