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传统里,冬至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无论“小冬大过年”,还是“大冬大过年”,反正就是在冬至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会焚纸敬香,祭祀祖先亡人。只不过有的是在冬至前一天,所谓小冬,有的在冬至当日,即所谓大冬。



在传统中祭祀祖先的四大节日(清明、中元、冬至、除夕)里,冬至的地位很有些特别。送别丰收的秋季,渐入隆冬时节,严寒的天气到来了,开始了数九的节奏。冬至,标志着严冬的真正到来。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西风颂》中有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民间也有“冬至春不远”的谚语,表达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说冷到极致,必定是温暖到来的前奏。在这个寒风呼啸的季节里,最适合缅怀。于是有了冬至祭祖。


冬至,乡间俗称为“过冬”。农村人,尤其是生儿育女的上了一定年纪的人都十分重视这个节日。家里的年长者,在过冬前很久,就开始造“钱”,用锡箔纸叠纸钱。冬日的阳光下,经常可以看到老婆婆们一遍晒太阳,一遍叠纸钱,一边聊天唠嗑。据说太阳底下叠的纸钱阳气足,利子孙,易兑付。家里没老人,白天没空叠纸钱的,只能晚上“加工”。晚上叠的纸钱,阴气重,需要在太阳晒一晒,去阴增阳。


叠好的纸钱还需要打成包子,数量的确定一般由主祭人往上上溯三代,每代至少两个包子。也有上溯的代数更多的,根据习俗确定。独养女或上一辈没有儿子的,也可以接来一并祭祀。烧纸钱,除了污染环境外,还有引发火灾的风险,现在提倡文明祭祀,用鲜花音乐替代焚烧纸钱。



祭祀活动一般在中午。冬至的祭祀不要过早,民谚说“早烧清明晚烧冬,七月半等不到小日中”,意思就是说清明祭祀要早,冬至可以晚一点,午时过后也不算晚。


祭祀的菜品一般有四样、六样、八样不等。样数多少,可以随意一点,重在心意,不必过于强求菜品的样数,多了容易造成浪费。菜品中通常有鱼、肉、豆腐、坨粉(蚕豆淀粉制成的粉块),菜品的具体品种没有统一要求,只要是先辈们生前爱吃的即可。



祭祀时先摆好桌子、座椅,摆上忙好的菜肴,盛好饭,放上筷子,客气的还摆放酒杯斟上酒,然后焚香一柱,家人顺次行叩首礼。祭祀者一遍叩头祭拜,一遍感念先辈恩德。


叩祭完毕,就要找个安全的地方焚化叠好的纸钱。待纸钱完全燃尽,没有明暗火了,祭祀活动完成。


冬至祭祖,是民间传承了数百上千年的习俗,主要就是借着这个节日,缅怀逝者,感恩先人。有些人斥之为迷信,其实有失偏颇。



朱子家训有言:“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怀着感恩之心,真诚感谢先辈的辛苦打拼,就一定能够得到祖先的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