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祖的来源

根据民间传说,春秋时期的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时被介子推用自己大腿肉做的肉汤救了一命。后来介子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逼出介子推,下令烧山。被发现时介子推和母亲已经倒在一棵老柳树下。他留下的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于是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到了唐代,唐玄宗规定在寒食节扫墓。《新唐书》记载:“开元敕寒食上墓”,这说明唐代已经由官方规定将寒食节定为扫墓的日期。唐代是我国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


唐代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并融汇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等习俗内容,相传迄今。



祭祀的意义是什么?

“祭祀”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史记.礼书》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是祭祀天地,是报答天地覆载之德,而祭祀祖先,则是在尽孝道,感谢赐予生命之恩。


人类最原始的信仰有两种: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早期人类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史记.礼书》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祭祀鬼神可以说是人与自然的一种沟通方式,是人在对自然的敬畏中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祭祀祖先则是古人们认为祖先虽死,但灵魂犹在,可以降福祸于子孙,于是他们虔诚地祭祀祖先,以求祖先庇佑。


古人的天命观可以说是以德配天、以孝祭祖。此后祭祖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春节、清明节也是由这种天命观形成的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节日。